教育教学哪些地方要该?该怎么改?需要一线教师献力。
历经2个月准备,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报告于2019年5月5日在仙岳报告厅举行,艺术设计学院李玥、经济管理学院邱晓慧、外国语与旅游学院冯晨汇报培训心得和教改建议。
三位老师均参加厦门市2017-2018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,分别是70后、80后和90后教师代表,教龄相差甚远,对于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的感悟各有不同。
李玥老师参加“专业带头人领军型能力研修”项目,先后赴北京师范大学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当地知名企业参训,为期1个月。报告伊始,李老师表示教育教学不能忘记初心,“课堂上学生没事可干是件很可怕的事情”。她以“手机”“学生”“课堂”为切入点,探讨如何打造有序、可控、有成果的有效课堂,如何实现从“水课”到“金课”的教学质变,如何让游戏融入课堂,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正确使用手机。这一系列问题都关乎“教学能力提升”命题,李老师从人文情感需求出发,认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应找到家校、师生之间的平衡点,愉快工作、品质生活。
邱晓慧老师参加“专业带头人领军型能力研修”财经商贸类项目,培训时长1个月。第一阶段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与“课堂创新”“网络软实力”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,第二阶段赴南京实地考察和顶岗实习。参训归来,邱老师对专业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,梳理专业建设新思路,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情特点,分析商科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。作为专业带头人,她认为应该汲取“PDCA循环”的先进理念,明确人才培养目标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、抓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、凝聚团队力量。
冯晨老师参加“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”项目,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参加为期2个月的培训。冯老师的报告分为“中德印象”“专家引领”“参观走访”“反思与实践”四部分,其中“专家引领”,冯老师从“知识传授”到“认知传授”,体悟“双元制”教育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、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、项目教学法应用、思维导图应用、高效教学的品质、微课建设与实施、信息化大赛综合训练、第二课堂延展。“反思与实践”部分,冯老师通过剖析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,重审课堂教学,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《民航客舱服务》这门课程。最后,她从认知、技能、方法、思路四方面设定个人行动计划。
本次培训报告由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钟石根主持,来自二级学院130名老师到场聆听学习。